当前位置:PO18文学>书库>其他类型>黄天之世> 黄天之世 第359节

黄天之世 第359节

  “武卒的辎重队在什么地方?”
  徐大回忆了一下,立马说道:“应当不远,民众的辎重队后方两里左右的地方就是我军武卒的辎重队。”
  “跟我来。”
  许安没有犹豫,一挥马鞭,直接向着队列的后方行驶而去。
  阎忠等人虽然不明所以,但是看到许安先行一步,也只能是跟在许安身后向着民众队列的后方赶去。
  许安带着亲卫一路飞驰,很快便赶到了武卒辎重队的旁侧。
  他想到了一些事情,但是一下子有些混乱,他需要见到实物,来确定自己的想法。
  武卒辎重队的配置显然要比民众的辎重队配置好上很多,也整齐的多。
  两侧是护卫的军卒,中央是推着独轮车的辎重兵,还有不少的马车。
  当然,这些马车无一列外都是两轮的马车。
  许安没有耽误什么时间,知会了辎重队的军候,让一名赶车的军卒,将他的马车赶了出来。
  “拜见大贤良师!”
  那军卒停住了马车,随即满脸激动的高喊了一声,直接是跪在了地上。
  “我太平道之中,可没有跪礼,以军礼见即可。”
  许安从战马之上跨了下来,看到那军卒跪下,稍微加快了一些脚步走上前去,扶起了那跪在地上的军卒。
  “并不是什么大事,我突然想到一些东西,想要考证一下,你一旁稍候一下就好。”
  许安拍了拍那满脸激动的军卒肩膀,随后便走到了马车的近前仔细的端详了起来。
  他拉了拉马匹上套的挽具,随后环绕着马车审视了起来。
  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再度传来,阎忠一行人也已经赶到了附近。
  看到许安皱着眉头观察着拉扯的马匹,阎忠心中微微一动,这样的情况,证明许安肯定是发现了什么。
  上一次见到许安这般的神态,还是在制订接应四州黄巾军的计划时,讨论到真定等城池坚固,不易攻破,许安去查看投石机的时候。
  阎忠还记得,当时许安查看了投石机之后,回来只用了数日便画出了新式投石车的图纸,也就是在蒲吾城、真定城下大放异彩的,被汉廷称为“霹雳车”的投石车。
  真定、下曲阳那些所谓的坚城,在许安定名为“配重投石车”的新式投石机的攻击之下,就如同豆腐一般软弱。
  第四百五十七章 鞍套式系架法,四轮马车
  许安握着拉车挽马的系带,闭上眼睛,仔细的回忆了起来。
  他想起了一件事,就是马匹的系架法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。
  看起来,不过是系绳如何捆绑在挽马的身上,就好像人用带子拉车,纤夫用绳子拉船一样。
  但是实际上,系驾法却是十分重要,正确的系驾法,可以更大限度使得挽马的拉力得到利用,而且也可以保护挽马。
  古代欧洲虽然因为解决了四轮马车的转向问题,在这一方面稍微走到了前面,但因为增加了马车的载重能力。
  但当时的西方人对于马匹系驾法却很落后,而且不科学,甚至会发生勒死马的情况。
  西方古代车最开始的系驾法,就是从简单的以颈带将牲畜固定在车衡上。
  牲畜拖拽车辆前进的时侯拉动颈带,牲畜的脖颈是的主要受力部位,因此这种系驾法被称之为“颈带式系驾法”。
  这种系驾法并不科学,也并不先进,而且存在着一些十分明显的缺陷。
  用挽马当作例子,由于颈带是直接系在挽马的颈部,挽马拉动车辆,颈带直接压迫挽马的的气管。
  呼吸的气管被压迫,也导致马在奔驰过程中呼吸困难,不仅仅是会影响到马的奔跑速度、力量的发挥,更严重的是,这样甚至会导致战马的死亡。
  两河流域车子采用的只用颈带的方式,古希腊及罗马共和国时代则是稍微先进一些,但是也是极为有限。
  只是除了采用的在颈带外,又加入了腹带的方式,不过这样系驾时必须将马紧紧地缚在车衡上,而且颈带还是会压迫马的气管,造成挽马的死亡。
  而中国采用的“轭靷式系驾法”就避免了这类问题的发生。
  正是因为系驾法的落后,西方古代的战车,多是以远程为主,没有像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那般,存在能够近距离格斗,还有进行冲击的战车。
  马匹的系架法,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轭靷式、胸带式、鞍套式。
  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极为出名,有一张图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,就是一辆四匹战马拉拽的铜车。
  从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,采取的是正是轭靷式,架在马肩上的轭受力。
  始皇帝驾崩,天下大乱,秦国灭亡。
  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最后刘邦一统天下,建立汉朝。
  而中国车制也开始发生了变革,先秦式的轭靷式系驾法被新的系驾法所取代。
  也就是胸带式系驾法,胸带的出现使马的承力部位降到胸前,轭变成单纯的支点,只起到支撑衡和辕的作用。
  我国汉代空心砖上绘出的马车采取的就是胸带式,胸和鬐甲受力,马车也从原本的单靷变成了双辕。
  不过马车的系驾法在此时却开始停滞,没有再继续发展。
  有证据表明的时代,一直要到元代,也就是大概十三世纪末,公元1200多年的时候。
  那个时候出土的马车俑上,才出现鞍套式的系驾法。
  鞍套式的系驾法,相比胸带式就要更为先进和科学,主要是马肩胛和背部受力。
  许安扯了扯马车上的系带,果不其然正是胸带式的系驾法,东汉末年这个时候,胸带式的系驾法早就已经普及了开来。
  鞍套式的系驾法刚好许安也知道,他虽然没有近距离的在现实见过四轮马车,还有鞍套式的系驾法是如何系上的。
  但是在后世,电脑游戏倒是蛮多,刚好其中就有一款游戏,就是美国西部的题材,叫做荒野什么的,里面对于现实的东西十分的考究。
  里面的交通工具,就是四轮马车,所以对于鞍套式的系驾法和四轮马车的大致构造,许安还是颇为清楚的,只是很多细节需要回忆一下。
  “这是什么?”
  许安弯下腰,检查马车的时候,发现在车底与车轴之间有一个奇怪的物件,他指着那物件问道。
  “喔,这,这是‘伏兔’。”
  许安问完话,过了一会,赶车的军卒才发现许安是在问他,也是弯下腰看着许安指的地方,跟许安解释道。
  “‘伏兔’?”
  “回大贤良师,这是马车上的物件,主要的作用就是让马车不至于很颠簸。”
  许安抬起头,诧异的看了一眼那车夫,脱口而出:“减震?”
  那车夫点了点头,随后突然想起了什么,向着里面指去。
  “还有个物件,叫坐‘当兔’,就在两个伏兔的中央,也是可以减震。”
  那车夫看到许安好像对于车驾的减震物件兴趣颇大,于是将一个和“伏兔”一样作用的物件说了出来。
  许安现在倒是有些惊讶了,他一直以为古代好像都没有什么马车的减震措施,不然马车减震能做好,轿子基本也不太可能大规模的出现了,那些达官贵人自然都会去想着办法装饰自己的马车。
  不过这倒是许安想差了,古代只是马车的减震效果不好,并非是没有减震。
  “伏兔”的东西,就是连接车底与车轴之间的物件,也是马车的减震系统,因为其形状和趴着兔子非常的类似而得名,通常也被叫做“屐”。
  伏兔上平下凹,正好能卡在车抽上,不仅仅是减震,还能起到稳固车轴的作用。
  《车制图解》的解释,正是有这个纵向置于车轴上的装置,车辆在高速行进中,才能够保持车身的稳定。
  《释名》里更形容这装置“似人屐也”。车辆上装上了“伏兔”,就好比人穿上鞋走路。
  “当兔”,则是位于两个伏兔之间的,而“当兔”的名字便由此而来。
  “当兔”是链接马车辀与车轴的物件,如果直接在辀中开洞,放入车轴的话,容易造成辀的磨损断裂,加个“当兔”,不仅能更加稳固,而且还能进一步起到减震的效果。
  古代没有橡胶轮胎,但是为了减震,马车的车轮也有包皮革等,通过增加柔软度来增强缓冲,降低马车的颠簸程度。
  《汉书》曾记载:为了让年龄大的人乘坐车辆,减少颠簸,以蒲裹轮,称为安车蒲轮。
  车内采取其他措施来减少路上颠簸,会在车内安置一些软垫之类的东西。
  一般会在车内铺上较厚的褥子,再放个厚点儿的软垫,缓慢行驶,车内的人不会感觉辛苦,即便路途远点,速度稍快,也算是可以承受。
  许安听着那车夫的讲述,也是微微皱眉。
  既然在中国古代拥有减震的技术,那么同时期的罗马也应该有相对应的减震的技术,毕竟现在的罗马可是拥有着四轮马车。
  他记得自己在一本书上看过,好像罗马的战车确实有减震的系统,是用牛的皮革来实现的,只是具体的原理和办法就不知道了。
  不过知道了大概什么方向,也算是一个突破。
  许安站直了身子,心中也是有了一些计划。
  阎忠此时也是走了过来,他看到许安脸上带上了一丝笑容,知道许安多半是想出了办法,于是问道:“明公看起来是心中已有定计啊。”
  “军师,深知我意啊。”
  现在的许安心情大好,他已经想到了新四轮马车的大概制作方法,减震的方法也有了眉目。
  并州新得百万人口,制作四轮马车的人工和木料都完全不需要担忧。
  说起人工,百万人那么多人劳力甚至都可能有空余,如何还会有不足。
  至于木料,无论是太行山还是上党郡,都完全不愁,更别提还有吕梁山和太岳、王屋了,堪用的木材根本不缺。
  就是修建海船,那些木料也是堪用,不过只是四轮马车,对木材的要求怎么可能有海船高。
  “取纸笔过来。”
  许安走到路旁,对着徐大说了一声,他好不容易想了起来,真是有些怕自己过一段时间又给忘记了,或者遗漏了细节。
  两名背着行囊的黄天使者听到许安的声音,立即是上前解开了背上的行囊,取出了纸笔。
  而后还有一名黄天使者,搬来一张稍小一些单人案桌。
  这桌子是平常许安在野外作战时,查看地图时候所用的,现在正好用来誊写。
  许安接过纸笔,也没有墨迹,直接在图上画了起来。
  先是鞍套式的系架法,所幸某星的游戏,确实在某一些方面考究非常,细节做的也很到尾,许安只不过用了半刻钟的时间,便将系驾的方法画了出来。
  阎忠看着许安画的新系驾发,不由的眼前一亮,他虽然不是车夫,但是掌管后勤,对于马车也有一定的了解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