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

  谢九策深吸一口气,上前走到何相如的身边,把竹简翻了过来。
  起初何相如不明白他为何这么做,直到他顺着谢九策的指引看到竹简的一角上有一块红色的雕刻印记,虽说是一半,但是依旧能看清楚那是个部字!
  “嘶...这...”何相如倒吸一口凉气,脸色变得铁青。
  在大宴国,印章是有明确的规定的。
  朝廷用的印章,一半都是圆状,寓意天圆地方,万民归宗。
  百姓或者贵胄用的,则没有固定的要求,正方,椭圆皆可,但是不能用圆形。
  所以这竹简上的印记,应该是朝廷的。
  至于这部...
  谢九策打开桌上的熏烟炉子,拿过一边的小竹片,从里面带出一些灰洒在了印记上面。
  随着一股温热的气息吹拂,被藏起来的另一半出现在何相如的眼中--刑部!
  第93章 姑获鸟(4)
  “刑...刑部?”何相如怔住了,连忙用手把竹简上的烟灰全数剥落。
  谢九策见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,此刻请求大理寺彻查是最好的时机,一撩衣摆跪在了何相如的面前:“大人,毋女村的鬼事虽然是破解了。
  但是毋女村的案子远远没有这么简单。
  整个多半个村的女子消失,源头指的就是刑部,我怀疑刑部有问题,还请大人明察!”
  何相如没吭声,手中捏着竹简面色严肃。
  “大人!?”谢九策出声提醒。
  何相如回神,胸膛因为一时间接受不了刚发现的事情而急促的起伏着:“你先出去。”
  “大人!”谢九策站在原地没有动作。
  何相如揉着发疼的眉心,叹口气道:“就像你说的,毋女村有好几千女子消失。
  现在唯一的线索指的是刑部,大理寺虽然和刑部有牵扯,但毕竟是两个部门。
  如果涉及得更深更广要如何?”
  谢九策拧眉不吭声。
  “九策,本官不是不管,而是准备想个可行的办法...这样你先回去,我先进宫面圣如何?”
  谢九策听何相如这么说也不无道理,朝中的六部看似所管辖的不一样,但都是相互通的,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也是常用。
  何相如是大理寺卿,据他了解,这个人刚正不阿,这么大的事情也不会压着。
  他若是咄咄逼人,对这个案子并不是好,即是如此不如暂时想让何相如处理。
  “是!”谢九策拱手。
  何相如见他这样,蹙起的眉头微微松了些。
  “这个事儿,下官相信大人的能力。”谢九策继续说。
  何相如满意的点头有。
  “不过下官还有个事情要跟大人您说,就是下官从幸福村带了一个人,想...”
  何相如含笑,打断:“这个事情本官听下面的人说了,既然民间有这样的高手。
  纳到大理寺无疑是如虎添翼的,之后我会命人把他的信息登记造册,就算是大理寺的仵作了!”
  谢九策一听,脸上的笑容难掩:“下官在此多谢何大人!那下官告退。”
  何相如颔首,目送谢九策离开,荡漾在脸上的笑容慢慢地收了起来。
  他看着手中的竹简,想了一下,随手扔在一处落满灰尘的杂乱卷宗内。
  之后,他又扯过桌上写的密密麻麻关于谢九策调查的毋女村内容,一边撕,一边阴森冷笑:“想让我查?做梦!”
  ...
  谢九策找到祁亭的时候,他正在大理寺院子内的凉亭里面喝茶。
  暖石上茶壶滚滚,桌上的清茶热气飘散,偌大的地方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茶香。
  “已经交代好了,过几天就可以来大理寺任职,在此期间我已经让木敦敦给你找住的地方,不知道京都你有什么中意的地段?”
  谢九策坐在祁亭的对面,随手把一块大理寺的令牌放在了桌上。
  祁亭在斟茶随手给谢九策倒了一杯,期间视线扫过桌上的令牌。
  令牌和谢九策的多少有点区别。
  谢九策令牌的背面雕刻的是三台北斗神君,而自己的这块上面雕刻的是一只神兽。
  根据他的阅历,这神兽应该是獬豸,在山海经中是秉承公允的象征。
  正面写了两个字:祁亭。
  “这么快就雕刻好了,大理寺的办事效率比我想象的高!”
  谢九策拍拍胸脯:“那你也不看看这个事情是谁督办的?”
  祁亭笑了:“所以,跟着谢大人能走后门?”
  谢九策拿过桌上的杯盏跟着祁亭一并笑:“其实以前我一直觉得顶着我爹这个帽子,什么时候才能出人头地?
  毕竟谁都不希望有人说,我谢九策能有今天是拖了谢家的福。
  但是...”
  祁亭抬眼看着他眯紧双眼凝着远方的样子,没急急往下追问,而是把他杯盏里的清茶填满。
  “但是就魏子安的案子。
  给了别人,约莫是要瞻前顾后地彻查,甚至有的人为了不得罪人,搪塞朝廷个糊涂的案子也不少。
  现在想想,我这个身份没什么不好,不管是仗着我有个御史大夫的爹也罢,又或者是有个入宫当了皇妃的大姐也行。
  只要能主持公允,谁又会真正在意这些。
  有些东西看起来是负担,换个角度,对我对百姓都是好处。”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