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节

  不禁让人怀疑,他是不是本来就有这种讨好别人的天赋。
  毕竟也是能对金人叩头,高呼爸爸的人,主打的就是一个能屈能伸!
  此刻,赵构殷勤地给岳飞倒了一杯水:“鹏举啊,已经看了三个挑战者,你对崖海的战术可有什么想法?”
  “有”,岳飞简短地说。
  赵构等了半天,不见下文。
  他正疑惑,一转头,却看见岳飞很淡然地望了他一眼,眼中明明白白地写着,“有是有,但为何要告诉你”。
  赵构:“……”
  他不气,一点都不气,真的。
  “鹏举心中有数就好”,赵构深吸一口气,和颜悦色地说,“此乃喜事,大喜事啊,必须重赏!”
  他一挥手,旁边的侍从今天已经跑了第十趟,带着一大堆礼物送进来。
  旁边的赵瑗:“……”
  爹啊,你的演技好浮夸!
  如果说,赵构本来对副本冲关还有一二分疑虑的话,现在看见于谦获得的奖励,已经是完全确信了。
  于谦不过救了一个文天祥,甚至,还没完全救成功(?),就得到了如此丰厚的奖励。
  国运!
  随机彩蛋礼包!
  还有一次穿越机会!
  换成让岳飞来做,定然可以有更好的战绩,得到更多的奖励,还等什么!
  “鹏举啊”,赵构看着天幕,开始了浮想联翩,“若能将于谦争取过来,跟你一起共事,真是再好不过了。”
  岳飞:“……”
  神烦,这厮真是心里丝毫没点数!
  于谦怎么可能放着自家君王不要,来绍兴位面?
  景泰皇帝看起来比赵构靠谱一百倍,如果那个穿越可以双向的话,他都想连夜出走,去投奔景泰位面了。
  ……
  西晋位面。
  曹家小皇帝曹髦,看着天幕上各路皇帝的发言,掩面叹息。
  他也想发言争一争于谦。
  但现在的天下,已经不是他曹家的天下了,他没有任何自主行动的权利。
  司马昭为了防止他在天幕上乱说话,派人日夜监察,不许他发任何一个字。
  这一天,曹髦为此已经策划了许久。
  终于在一个死士的帮助下,见到了自己想见的人。
  “姐夫!”
  小皇帝一看见来人,顿时红了眼眶。
  嵇康一身白衣,秘密入宫。
  “姐夫!”小皇帝飞扑过来,一把抱住他,泪眼汪汪地说,“姐夫!我心里苦啊,那些人都欺负我,恨不得置我于死地!”
  嵇康叹了口气,拍拍他的背脊:“陛下勿慌,臣在。”
  他夫人长乐亭公主,和小皇帝曹髦一样,都是曹操的曾孙辈,二人以姐弟互称。
  嵇康自然也被算入了曹家派系。
  虽是如此,此前,嵇康对于司马昭即将谋朝篡位一事,态度还是比较佛系的。
  毕竟曹家从一开始就得位不正,曹丕当年怎么夺取天下,又怎么逼迫汉献帝禅让登基,都还历历在目。
  难道这大好江山,只许曹家人抢,不许司马家人抢?
  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。
  然而,嵇康这种“雨我无瓜”的心态,很快发生了彻底的转变。
  只因他看见了天幕上那个【武悼天王冉闵】的发言。
  司马家统治时期,会发生八王之乱,五胡乱华!
  无数百姓流离失所,大好河山沦陷于胡人铁蹄!
  匈奴鲜卑等异族更是四处屠杀,千里断人烟,繁华成荒土!
  嵇康当时就绷不住了。
  改朝换代,在他看来没什么。
  但司马家夺位后,居然掀起一场又一场的社会浩劫,让好不容易终结的乱世再度破灭凋零,让社稷满目疮痍,让百姓哀鸿遍野。
  这就万万不行了。
  所以,至少在他这个位面,天下绝不能落到司马氏手中。
  小皇帝还在哭泣,压抑着低声怒吼道:
  “姐夫,他司马昭篡逆之心,简直路人皆知!我宁可站着死,绝不跪着生,干脆直接拔刀跟他拼了!”
  在历史上,曹髦也确实这么做了。
  明知不敌,还是带着三百死士,冲入宫中发动政变,被司马昭借太子舍人成济之手诛杀。
  后世人眼睛是雪亮的。
  司马昭虽然找了人背锅,但谁看不出来,他才是真正的下令者?
  曹髦进行了他此刻唯一能做的抗争,他以一死,换来司马昭背负弑君骂名,千秋万载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。
  这种壮怀激烈的傲骨,数百年之后仍有余响。
  比如,北魏即将灭亡时,魏孝庄帝元子攸,一个忧郁的美男子,同样被权臣所控制。
  就曾声称:“宁作高贵乡公(曹髦)死,不作汉献帝偷生!”
  而后独自进宫,手刃权臣尔朱荣。
  此刻,嵇康悄然松了口气。
  他今天来,主要就是想试探一下小皇帝的态度。
  要是小皇帝跟之前那几个倒霉催的汉朝皇帝,甚至跟天幕上那个堡宗朱祁镇一样,软弱无能,一心偷安。
  那妥妥不用争取了。
  到时候五胡乱华,大家一起等死吧。
  好在现在看来,小皇帝还是颇有血性和风骨的,可以进行下一步计划。
  “陛下切勿冲动”,他循循告诫道,“眼下天幕降世,一切皆有可能,务必等我从崖山参赛归来再论。”
  ……
  南宋,孝宗位面。
  宋孝宗赵瑗简直喜上眉梢,当场就想高歌一曲《今天是个好日子》!
  于谦获得了一次穿越机会,他终于有机会凑齐自己心中的帝国双璧了!
  不过,于谦那么抢手,竞争很激烈啊。
  赵瑗沉吟半晌,在天幕上郑重输入:
  【宋孝宗赵瑗】:于谦,你来大宋,朕给你封一字异姓王。
  众人:……
  卧槽,王炸!
  宋孝宗这是下血本了。
  【宋高宗赵构】:逆子,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!
  【宋仁宗赵祯】:异姓王……大宋除了柴家幼主之外,最罕见的活人受封的异姓王要出现了。
  【宋神宗赵顼】:太离谱,居然还是一字王?
  【宋哲宗赵煦】:惊呆了。
  【宋太祖赵匡胤】:可。
  【宋太祖赵匡胤】:于谦在景泰位面,抗击瓦剌,大败元人,为我大宋一雪前耻。在崖山副本,代表大宋兴起义师,破虏抗元,教导两朝栋梁和明太祖,拯救中华开新天。
  【宋太祖赵匡胤】:他配得上一字王。
  本来,还有一些赵家皇帝想提出质疑。
  于谦确实很厉害。
  但大宋最看重规矩,一字异姓王位格实在太高,不符合祖宗之法。
  不过,现在赵匡胤都出来发言了,他们自然不会再作声。
  说到底,规矩都是人定的,祖宗之法,哪里比得过活生生的祖宗。
  【宋孝宗赵瑗】:谢谢太祖的认可。
  【宋孝宗赵瑗】:各位祖宗有所不知,朕真的很需要于谦。
  【宋孝宗赵瑗】:朕与幼安正在商定北伐大计,必要时,会御驾亲征。
  【宋孝宗赵瑗】:有于谦坐镇京城,便可以解除一切后顾之忧,届时恢复江北,还都汴梁,收回幽云十六州,指日可待。
  孝宗位面。
  赵瑗噼里啪啦,输入完这一段话,抬眸望向身边人。
  “幼安”,他展颜道,“你放心,朕一定帮你将于谦争取过来。”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