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1章

  何教授道:“‘猎豹’就是考虑到这种需求研究的。”
  “猎豹”是何教授他们正在研究的这款轻型坦克的名字。
  朱教授道:“你还去了空军基地?我要是没记错,是在大西北吧?跑那么远,也不来我们这儿,是嫌弃我们研究的是在地上跑的,比不上人家天上飞的?”
  孟秋的手在鼻尖扇了扇,故意问:“何教授您有没有闻见什么味?”
  何教授说:“什么味?”
  “好大一股酸味!”孟秋“噗嗤”一声笑了。
  朱教授道:“好啊你……谁给你带坏的?几年没见,变调皮了!”
  孟秋道:“不是变了,我这是熟悉了,本性暴露了!”
  朱教授拿手指点她:“油嘴滑舌!”
  玩笑几句,继续说回正事,孟秋道:“最新的运输机在负重和容积上都有所提升……”
  她报了一个大概的数据变化。
  何教授道:“那这样倒是可以适当放宽要求了。小孟啊,你看你跟我们这儿多有缘?一来就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。”
  孟秋道:“何教授,我不来你们也会知道的,那边正在进行试飞,等第二阶段结束,估计消息就会传过来。”
  “早一天知道,就早一天缓解了我们的心理压力,这难道不算好消息?”何教授说。
  好吧,孟秋问:“何教授,这个项目我能去看看吗?”
  她记得系统中“蝎尾”的数据可是很优秀的,不知道“猎豹”的性能如何。
  “当然能。不过……”何教授指了个方向,“咱们还是先去食堂,吃完饭* 再说。”
  食堂的师傅还记得孟秋,一见她便笑道:“孟秋同志,我今天煲了虫草瘦肉汤,你待会儿可得尝尝,看看我的手艺有没有进步?”
  孟秋道:“好!”
  食堂师傅给他们盛汤,一边忙,一边说:“这个时节多喝汤好,春养肝,夏养心,可惜没有乳鸽,要不然这虫草和乳鸽一起煲,才滋补呢……”
  陈科长听见这话,心说,乳鸽吗?他倒是知道哪里有,就是不知道来不来得及。
  他问孟秋:“这次过来能待几天?”
  何教授、朱教授都看向孟秋,孟秋道:“大概一周吧。”
  “那就行了!”陈科长心想他回头就去问问。
  何教授和朱教授可不觉得满足,才一周,七天而已,随随便便就过去了。
  中午大家都来吃饭,在食堂见到孟秋,很高兴。
  “听说你回来了,我们还在说真的假的,没看到人……”
  孟秋挨个和大家打招呼:“白教授,丁主任,唐同志……”
  新人们看到那边众星捧月的场景,再次为这位孟组长的人气感到吃惊,怎么好像整个研究中心的人都认识她?不管是谁,看到她都要走过去和她说两句话。
  连食堂师傅都把刚出炉的菜盛了一盘送过去,还说:“孟秋同志,我记得你最爱吃这个了。”
  她也太受欢迎了吧?
  新人们既惊讶又不理解,就算她曾经是研究中心的一员,至于吗?
  旁边的老人听见他们的嘀咕,笑了,道:“怎么不至于?你们来得迟,没跟孟秋同志相处过,相处之后你们就知道了!”
  工作上,可靠,生活中,可爱,这样的同志,谁会不喜欢?
  殊不知一开始也有几个人对孟秋同志有意见,现在呢?挤在她身边的就是了!
  新人们觉得太夸张了,要是换成他们,他们肯定不会这样。
  新人们如此笃定地想。
  吃完饭,休息了一会儿,孟秋和何教授、朱教授一起去了实验室,不是上午的大实验室,而是另一个,说是实验室,更像是库房。
  门打开,一眼就看到了停放在正中间的坦克。
  “这就是猎豹?”
  “是。”朱教授问,“怎么样?”
  孟秋毫不吝啬地夸道:“真好看,难怪叫这个名字,给人的感觉,就像一头在丛林中蛰伏的猎豹,身形虽小,却迅猛矫健。”
  朱教授听得心花怒放:“还是小孟你有眼光!”
  何教授的脸上也带上了笑容,他道:“没那么夸张。‘猎豹’在重量上确实较轻,最大车重不到‘新生’的三分之二。”
  这里的最大车重指的是包含燃油、弹药和人员时的重量。“新生”就是上次孟秋参与研究的那款装甲车,重达29吨。
  孟秋算了一下,高兴道:“那可太好了!”
  新研制的y-6运输机最大运载能达到22吨,“猎豹”的重量不足二十吨,在运输一辆“猎豹”的同时,还能运载几名全副武装的战士。
  要是几架y-6一起行动,瞬间就能形成一支机动部队。
  何教授笑道:“是啊,本来我们还在考虑继续减重,现在倒是可以继续下一步了。”
  先搞出来一款,让空降部队先用着,后续他们可以再升级改进。
  何教授继续介绍:“它的主要特点是机动性强、易于投送,可以在高原、山地等复杂的环境中使用……缺点是攻击力较弱。”
  孟秋道:“这是难免的。”
  鱼与熊掌不可兼得,连系统中的“蝎尾”都没有做到兼具火力强大的特点,以他们现在的技术水平,为了实现机动性强,牺牲部分能力,很正常。
  孟秋参观了一下“猎豹”,如果它的攻击力不足,是不是可以考虑其他方面的攻击手段,比如某些单兵装备。
  lt;a href=https:///zuozhe/ptd.html title=醉鱼仔 target=_blankgt;醉鱼仔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